中国网络2006:呈现怪异气候 一波又一波"娱乐"
香港《大公报》今日载文称,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互联网界呈现出一种怪异的气候,对某些人来说是“暖冬”,对某些人来说则是“春寒”,而对大多数网民来说则是一波又一波的“娱乐”。张钰揭爆娱乐圈潜规则的“导演门事件”、饶颖再爆赵忠祥性虐待的“性爱日记”、黄健翔博客针对南周女记者的“口水战”等,应接不暇的事件此起彼伏。各色人等穿梭在网络这个光怪陆离的大舞台,尽情表演。
曾几何时,“你博了没有?”忽然已成了许多人的见面问候语。博客去年在中国受到的追捧程度前所未有,一些名博应运而生。然而同时,靠粗鄙事件赚取眼球的博客也迅速扩张,有人因此惊呼:“博客正在成为是非之地。”
文章称,上述例证足以修改网络理论学接下来的论断:“由于现阶段网民构成层次的局限性,使得网络论坛舆论暂时只能屈于一种非主流的‘亚文化’或‘亚舆论’的舆论形态。”非主流的“亚文化”和“亚舆论”在2006年的中国有向主流迈进的趋势,网络论坛舆论已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网络为弱势者提供讲台
据官方统计口径,中国网民的数字只有一亿二千三百万左右,而民间估计,中国网民实际数量大大超过官方统计数字,尤其是中国宽带入口,在年中已逾七千七百万,高居世界第一。由于宽带用户数更准确而且具有可比性,因此中国实际上可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表示:“网络本身给弱势群体发言提供了有效的讲台。如果还是传统媒介一统天下,弱势群体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会被传统媒体所剪裁。正是这样的现象,昭示了未来社会的进步,也使话语权的分配不再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
喻国明进而指出,在虚拟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平等地参与社会交往。这是底层社会人们的特定需要。一个人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地位很低,生活压抑,却能在网上呼风唤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社会要给人们价值实现和生活体验提供更加丰富的舞台,这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与“和谐网络”
与“和谐社会”同一基调,国务院新闻办主管网络的副主任蔡名照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倡“和谐网络”。他说,“和谐网络”的提出不是针对哪一个具体事件、或者哪一个网络,而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之后,互联网作为整个社会舆论的一部分,也应该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来建设和发展,这样才能更健康。
蔡名照认为,中国的互联网确实在国家信息化、为网民提供信息服务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他同时指出,大家也都看到网上的确出现了不和谐的东西,譬如说一些虚假的新闻和信息,或者一个很小的信息把它放大、扩大成整个社会的一个问题;又譬如说相当严重的网上色情问题
他说,中国的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从二○○四年六月到现在,两年多共接到了三十五万件举报,其中百分之六十是色情,还有一些赌博的、暴力的,以及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情。比如说,有专门提供私生子服务的网站,有专门教人自杀的网站,有专门教人怎么制造原子弹的网站,这种现象是和互联网发展非常不和谐的。
蔡名照认为,需要靠大家的努力去清除这些不良信息,需要靠网站的主办者和广大的网民去构建和谐网络,需要按照和谐的理念对待互联网。
被问及政府对网络的监管时,蔡名照回答说,政府对于互联网的管理是依法进行的。二○○○年下半年全国人大颁布的关于互联网管理的规定、国务院颁布的信息管理办法,还有中央部委颁布的一些法规、部门规定,政府对于互联网的管理主要是依据这些进行的。当然也有一些法规目前涵盖不到、或者表述得不够具体的内容,这些要靠网站的自律来解决。
中国网络还在“孩童期”
喻国明表示,网络规范或立法不能与现实社会完全等同,而欧美等国家也都不以现实法律、法条处理网络中的问题。
“我认为对于网络问题要本着审慎和宽容的态度对待的态度。有些涉及法律范畴,比较严重,但处理的方式仍需斟酌。好似人身上起了脓包,是否一定要吃抗生素?能否对症下药,体现着政府的管理智慧;有些是道德范畴,是由人们的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的因素造成的,也是确实需要改变、但目前必须接受的现实。”
他以饶颖轰轰烈烈地抛出性爱日记为例,认为社会舆论对赵饶之间是否确有其事已有判断,而赵忠祥并未运用法律反诉饶颖。“小人物有保护自己一定程度免遭伤害的行为,赵忠祥不起诉,说明他对此可以承受。”
网络上一些格调不高的信息刺激着人们的感官,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喻国明并不支持中国人的乐趣建立在低级趣味上,他认为,人们应对社会最重要事情施以关注,更多的把关注集中在真正应该关注的焦点上,否则,对社会是无益的。
喻国明用“孩童期”来形容现时的中国网络,“网络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网络文明发展的速度很快,现在与两年前网络上骂人的相比,网络更有文明气息了。”(孙志)
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