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狭隘 理性看待日系车强势现象
随着广州车展的临近,汽车界对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业内对于日系车的看法碰撞激烈,往往存在片面肯定和狭隘否定的现象,很多源自对日本人和日本企业非理性的认识。我的好友“汽车狂人”目前正为自主品牌的崛起不断“呐喊”,虽然他也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但和他聊起日系车,感慨万千,也让人大长见识——对日本这个民族,我们始终是很矛盾的心态,因为历史的原因,从骨子里很鄙视日本人,但是,在很多现实问题中又不得不佩服他们,甚至不乏仔细研究他们,学习他们的有志青年。
日本这个启蒙文化源于中国的岛国民族,从汉代起就不停地骚扰中国海岸边境,一次次地吃了败仗,也一次次地弯下膝盖向中国屈服、学习。最惨的一次是中国唐朝的一千人的舰队打败了日本一万人的舰队,这也促成了日本派出了大批的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并向中国称臣纳贡。而大度的中国皇帝们也不计前嫌,除每年回赠大量的物品之外,还送来了大量的农业技术和手工技术,同时还派出大量的“专家”进行指导。鉴真和尚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但是这一切随着1852年美国人佩里率领的军舰用大炮轰开日本门户的一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日本彻底倒向了西方而背弃了学习了上千年的中国文化,因为这个神经质的、敏感的岛国民族强烈意识到那时中国已经代表着落后,意味着被时代淘汰。从此,这个民族和国家早于中国100多年开始了工业化和现代化(1868-1872年开始了资本主义改良的明治维新,而中国1992年才真正开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改革),用了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的历程,从一个封建国家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列强。而中国也就此开始了被这个曾经的附属国凌辱、压制了近百年。
简单了解日本的发展史,了解日本岛国民族的特性,就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日本汽车工业的优势所在,和他的弱点所在。因为任何事物的两面性,让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任何狂妄自大和妄自菲薄,都是片面狭隘的。
从精神实质上说,日本民族没有根本上的忠诚度,谁先进就倒向谁,向谁学习,也恰恰是这样的特性,造就了日本车能够博采众长,赢得了最好的市场忠诚度。同样,日本人的这种特性常常被中国人讥讽为“有奶便是娘”,客户掏钱买我的产品养活了我的企业和员工,那么对待客户就应该象养育我们的父母样,服务客户就得象孝顺父母那般,哪怕仅仅是表面的。
日本极其讲究面子,对品质的理解最为大众化,因此不会象欧洲人那样不惜工本去追求所谓的完美,一切以“好”为目标而非“最好”。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车在给所有消费者看得见的地方都是下了很多的功夫,如内饰、电器等,至于钢板的防锈工艺是否能象德国车那般达到20年,日本人绝对会认为那是“疯了”。谁也说不出日本车最优秀的地方,但是他们在各项指标上都能排在前列,综合指数也必然就高。
另外,日本是个岛国,能源、资源的短缺始终是这个国家的心病。因此紧凑、节约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是日本汽车工业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全球汽车企业一片叫嚷着发展混合动力、新能源的技术,却是起步最晚的日本人最早、以最低的成本将油电混合技术运用到商业生产,把欧美汽车一下拉开了10年。你还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做研究,我这边已经可以赚到丰厚的利润,并获得了实际的市场经验,可投入更多的钱研究更为先进的实用技术了。
最能代表日本车特点的非丰田莫属,因为它是日本汽车的鼻祖,也是对日本汽车工业贡献最大、核心价值最为坚持的汽车企业。它的第一桶金是沾满战争血腥的,1937年起靠为日本军方生产卡车起家而涉足汽车工业。真正进行大规模、现代化的乘用车生产还是丰田英二去美国参观了福特、通用的工厂后才开始的。当时也是一个笑话,那次的美国之行差一点就打消了丰田英二进行轿车生产的世纪规划,他看到了美国两大企业的生产方式和规模后,认为日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资源可以支持如此方式的流水线生产。但也恰恰是美国人,亚立桑那大学的教授关于现代化生产的产业链管理的一套全新理论,打开了丰田走进现代汽车工业的大门,开启了世界汽车工业的新纪元。这就是改变世界汽车乃至世界所有行业管理理论的“精益生产方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初这套理论美国根本就无人问津。
当然,日本汽车大举出击海外也有赖于几次历史的机遇。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代开始,日本轿车以其价格低廉,低油耗和紧凑的特点迅速填补了石油危机下的市场需求。尽管70年代的日本轿车质量和安全都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市场的锤炼以及懂得勤于补拙,逐步挽回了日本车的口碑,而且日本人不满足于在小型车市场的收获。仅仅在10多年前,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相继开始在以前日本车不敢涉足的豪华车领域耕耘,超长的保修期、免费保养等人性化手段培养出第一批吃螃蟹的欧美客户,精益化低成本生产出的日本豪华车,其性能虽然尚未达到对手的级别,但是价格适中,整体品质均衡,使得日本豪华车如同日史料理般迅速走红欧美的中产阶层。
从50年代开始振兴本国的汽车工业到今天,弹丸之地的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度之一,丰田汽车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日本汽车工业的强势崛起,几乎有汽车的地方就有日本车,即使在非洲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带也少不了日本二手车的身影。尽管其安全性仍然被诟病,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车把市场做透了,战无不胜已经成为日本车的神话,连德国大众的高层也在公开场合承认丰田是自己最大的对手,至于美国人,在日本人的夹击下,本土车型市场占有率已经跌到50%以下,底特律的工厂正悄悄变换主人。
而日本汽车在中国也因为做工细致(表面的),使用经济(保修期内几乎不用大修)以及地理上的优势,在 70年代末期刚刚开放时便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日本汽车尤其是丰田对于中国消费者的了解是欧美企业所无法企及的,同时丰田所拥有的低使用成本、高质量车型也只有中国的本土品牌可以抗衡。因此未来10年,在中国依旧独霸市场的国外品牌,还是丰田,与之相抗衡的绝对不是其他国际品牌,而是与丰田在经济性相媲美的中国品牌汽车。当然,这样的结果还要取决于中国汽车界如何在这十年内尽快提升自身的整合能力,提升汽车传统技术的质量,开拓新能源技术的水平,提高品牌溢价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等等一系列的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
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日系车崛起的现状,从中去伪存真,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汽车发展的道路才是正道。
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