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幸子 Publish time 2007-12-23 13:28:03

在中国的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从事日资公司人才中介工作的韩香娇最近忙得不亦乐乎。每月30多名中高级日语人才的招聘推介任务,每天数轮的候选人面试,让她感到明显的工作压力。 据悉,5月下旬以来,现场招聘会“高烧渐退”,而更多地依托中介公司进行招聘的日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却保持坚挺,有增无减。记者从几家中介公司了解到,日语人才近期需求十分旺盛,订单不断,其中不乏索尼、日立、三菱等知名企业。

   紧缺职位:技术、销售和财务
   日资企业集中招聘的行业有哪些?记者从上海浦莱科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了解到,近期制造业需求突出,机械制造、电子制造、IT制造的招聘数量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技术工程师类职位,如电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以及销售类,如营业担当等职位是需求热点。技术人才要求日语加技术,销售人才要求拥有5年以上机械、电子、IT类相关销售经验,并达到日语1级、英语6级。
   在管理类职位方面,日企对行政、市场、人力资源等高管的需求远远低于对高级财务人才的需求,原因是每个企业都少不了熟悉中国税务、财会准则的本地人才。该职位一般要求财务经验10年以上,管理岗位经验5年以上,懂日语,具有CPA或中级会计证书。
   热招原因:需求扩大,薪酬优势不足
   日资企业招聘为何热度不减?记者了解到,这是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近年来在华投资的日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至今,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共有日资企业7000多家,涉及金融、贸易、服务、制造等各个行业,需要吸纳大量本土人才。而日资企业内主动离职率高,招聘需求常年不断。
   二是工作地点较远,很多求职者不愿去市郊工作。据悉,在沪的制造业日企都附带生产工厂,厂址远在上海郊区,最近招聘的职位有五分之三的工作地点集中在嘉定、外高桥、松江等地。
   三是日资企业薪酬吸引力不强。近年来上海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各类企业薪资增长幅度明显,相比之下日资企业的薪资增长缓慢。拿市场紧缺的懂日语的IT软件工程师来说,日资企业的薪酬相比欧美企业差了一截。“市场上相关人才稀少,我们经常想办法去IBM、惠普等企业挖人,但是由于薪酬跟不上,很难。”一位人才中介师告诉记者。
   出于以上几个原因,日企人才招聘难度较大。换个角度说,对于有日语优势,或者是想去日企谋职的求职者来说,这类企业竞争并不激烈,机会很多。
   语言要求:日语降低,英语提升
   随着日资企业不断本土化和国际化,“日语”已经是应聘者的“非必要”技能。“没有日语能力,照样能在日资企业工作”是日企招聘的一大改变。虽然招聘广告上依旧写着拥有日语能力优先,但企业更注重应聘者的技能,而弱化对语言的要求。“有日语技能,应聘日企当然优势不少,至少在同级岗位上,会日语的员工薪酬比不会日语的高,有时候甚至高出10-20%。”浦莱科人才中介中心总咨询师黄凌燕告诉记者。
   在降低日语要求的同时,企业对英语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甚至一些世界500强的日资企业,在职位要求上划去了日语一栏,而要求应聘者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一些刚刚在上海成立不久、国际化程度不高的日资企业,依旧坚持要有良好的日语能力,因为部门领导和主管都是总部派来的日本员工,他们的英语能力较差,国内员工必须能用日语与之进行日常沟通。
   应聘须知:礼仪着装需注意
   韩香娇每天为日资企业面试候选人,她发现国内人才最欠缺的不是技能背景,也不是日语能力,而是他们的礼仪着装、待人接物与日资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
   日企要求男性员工四季穿着“衬衫领带加西装外套”,而很多求职者都不符合要求,夏天穿着就更加随便。再如,面试官给求职者递上名片,很少人会应声起立并双手承接,甚至在面试时将对方的名片拿在手中玩弄。又比如一些求职者边回答提问,边不经意地将双手搭在面前的桌子上,或随意放在双腿上……这些细节让求职者纷纷“落马”。
   此外,日资企业非常看重候选人的忠诚度,潜规则是,一份工作至少从事一年以上,一年一跳超过3次的,基本就被拒之门外。
Pages: [1]
View full version: 在中国的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