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jp Publish time 2008-4-18 20:16:44

2008年一季度经济述评:冷与热之间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统计数据。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平稳良好。但经济增长从偏快转向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影响经济快速回落和物价过快上涨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宏观调控应该把稳定汇率、股市和房市,确保粮食安全、遏制热钱炒作和防止成本推动型物价过快上涨作为主要抓手,并组合运用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整固经济的基本面,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展望全年,我国经济克服各种困难,在冷与热之间走出一条平稳较快发展之路值得期待。

  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平稳良好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但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6%,比上年加快5.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但3月份环比下降0.7%;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414亿美元,同比减少49亿美元;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30.3%;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综合分析上述统计数据,一季度经济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和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通货膨胀以及解决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贸易顺差过大,使经济发展转向由消费、投资和国际贸易协同拉动的要求运行,总体上呈现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影响经济快速回落和经济过热的可能性同时存在

  分析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影响经济快速回落和经济过热的因素同时存在。从影响经济快速回落的因素看,首先是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负增长,欧元区经济明显减速,日本经济低迷的状态,已经影响到我国出口的增长。一季度,尽管贸易顺差414亿美元,但与上年同期比,减少了49亿美元。这对经济增长是一个负的影响。二是企业的利润水平大幅下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2月份累计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回落幅度达到27.3个百分点,企业赢利水平下降和部分行业亏损对生产活动造成了不利影响。三是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尽管名义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但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幅度是明显下降的,这对经济起到了减速的作用。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幅度明显低于上年同期,尽管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8.5%,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的速度明显低于上年同期。上述几方面,加上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因素,使今年经济快速回落的可能性不可低估。

  从影响经济增速掉头回升的因素看,一是一季度经济增长10.6%,仍然是一个不低的速度。二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比较强劲,近三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2.9%、13.7%和16.8%,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今年一季度更高,达到20.6%。消费加速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因此,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十分明显。三是进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一季度进口增长28.6%,与上年比较,增长速度加快10.4个百分点。如果考虑人民币升值的因素,进口实物量的增长速度还要大一些。进口增长速度越快,说明国内的需求越是强劲。四是南方地区严重冰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包括基础设施的修复和重建,将增加投资需求。五是今年是政府换届后的第一年,根据以往经验,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扩大投资上的热情比较高,加上现在地方和企业的自有资金比较富裕,因此,政府引导投资快速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六是金融运行并没有完全脱离过热状况,尽管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幅回落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增幅回落1.6个百分点,但有关预警监测显示,金融过热的状况并未明显改变。七是作为总体反映,一季度消费物价指数上涨幅度高达8%,比上年同期高出5.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比上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比上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

  把稳定汇率、股市和房市,确保粮食安全、遏制热钱炒作和防止成本推动型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越来越大。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币值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已累计升值18%。今年一季度,累计升值更达4.3%。如此大幅度的升值是很危险的。不仅使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遭受巨额损失,而且使我国出口行业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明显降低。尽管从金额讲,一季度出口保持了一定的增幅,但如果考虑到币值的变动因素,实际的实物量出口在不少行业和产品是下降的。人民币快速升值,加剧了炒作人民币的获利预期,而炒作资金的进入又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种状况已实质性地对我国出口行业和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以及相应的就业状况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使我国货币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股指从2100多点上涨至6100多点,又从6100多点下跌到目前的3200多点,都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股市大涨大跌、大起大落,与经济的基本面缺乏逻辑联系,表明我国股市的投机性过大,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监管机制不健全。这种状况加剧了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性,更为国际热钱出进炒作提供了舞台,非常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平稳发展。

  房地产市场目前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一季度,我国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32.3%,增速显著高于上年同期,房屋销售价格继续上涨,但是,同期房屋的销售面积下降。房地产业的这种状况在基本的逻辑关系上出现了问题,这实际上已经发出了严重警示。如果联系目前普遍存在的“银行先死开发商后死”的开发心态,房地产大有“绑架”银行的架势。如果处理不当,房地产问题引爆中国的“次贷危机”的可能性值得警觉。

  再看粮食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在谈粮色变。粮食和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不仅引发了全球的通胀,而且直接影响到许多发展中国家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甚至生存问题,不少国家由此发生动乱。有些国际组织甚至发出了粮食和食品问题可能引发战争的警告。在近3年里,世界小麦价格上涨了1.8倍,粮食总体价格上涨了80%。有迹象表明,发达国家已经把粮食作为类似石油的战略物资,通过对粮食和石油的炒作来部分地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和金融危机。我国粮食近4年来连续丰收,粮食库存比较充裕。但在粮食和农业的问题上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目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一系列困难,一是粮食面积种植结构调整可能要减少总产量;二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种粮效益下降甚至收不抵支,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今年旱涝等自然灾害将是偏重发生的年份;四是在国际粮食供求关系的大背景下,社会对粮食市场的预期可能发生突变。因此,面对国际国内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确保粮食不出大的问题,是确保经济不出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和确保我国能够防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侵袭的最重要的基础。而要确保粮食不出大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手中有粮!粮食价格适当上涨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这种价格上涨的好处大部分落到了种粮农民的手里。

  热钱是今年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一季度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一是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4亿美元,同比增长61.3%;二是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68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539亿美元;三是一季度贸易顺差414亿美元;四是固定资产投资中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出现了负的增长。这几个指标之间,虽然难以找到严格的算术关系,但有一点是可以推断的,就是通过多种渠道以多种名义进来的热钱比较多。而根据有关的分析,这些热钱多数进入了股市和房市。热钱在股市里投机炒作已成公开的秘密,而在房市里的炒作和在实物市场对粮食和能源炒作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在经济本来就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对国际热钱缺乏跟踪和有效监管,必然在时机成熟时兴风作浪,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甚至引发经济金融危机。

  遏制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势头已成为最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目前,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大。一是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和流动性过剩的状态客观上积聚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广义货币与GDP的比值从2001年开始,连续7年维持在1.63以上,大大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二是物价上涨的引发因素,如粮油肉禽等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这些产品或者要素的价格实际上是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低位状态的,因而其价格上涨有其合理性,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三是当前的物价变动有其国际背景。不管是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还是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其他国家,200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后,这些国家物价攀升的势头进一步升温。不仅消费价格上涨势头明显,生产价格涨幅更高。全球性的通胀以及高通胀预期必然会通过多种途径对我国产生传递影响。四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和美元利率下调的影响,国际资金有从炒作资本市场转向炒作货物市场的趋势,这也必然加剧国内部分物价快速上涨的势头。而上述四方面很容易形成互为基础、相互抬顶的态势,进而引致整体物价螺旋式上涨。结合一季度物价上涨的情况,抑制物价上涨和防止在此基础上的经济滞胀已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上述问题,目前仍在可控范围。但如果不采取有效有力措施,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就可能演变成严重危及经济基本面的矛盾和困难,引起经济大起大落,市场波动不稳。因此,应将其作为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最重要抓手。

  妥善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整固经济基本面

  一季度国民经济取得了平稳快速发展,整体形势好于预期,这是十分不易的,它表明我国经济具有应对各种困难的强大动力和活力。当前应通过稳妥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整固经济的基本面,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首先,由于影响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因素多数是短期的和来自外部的,因此,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上,应多采用财政政策工具,通过稳健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多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紧缩的货币政策除了使用提高准备金率从平面上收缩流动性外,还要注意利用利率工具来优化信贷资金结构,特别是要注意发挥金融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使中小企业在发展生产和增加就业中充当更加积极的角色。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加快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在县一级的深度整合,深化农业用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确保今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有个好收成,真正做到手中有粮。三是要及时跟踪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真正在自主、渐进和可控的原则下,妥善制定汇率政策稳定汇率水平,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从资金的源头上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侵袭的能力,确保国内金融平稳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四是面对房地产市场目前存在的不确定状态和潜在风险,采取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同时用税收杠杆和中央财政上收土地出让金的办法,理顺房地产市场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在信息透明、易于监管的环境下运行,逐步化解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困局,最终使之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五是为了切实防止价格从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应在经济增长和抑制物价上涨之间把握好平衡点,在投资规模、价格调整、市场监管的政策上适时适度。六是要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真正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轨道之上。七是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上,应加大产业转移的力度,及时拓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

  2008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年,同时,又可能是经济上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确信,有改革开放30年快速发展而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有一系列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经济金融风险的调控方法和丰富经验,再加上国土、人口和市场的优势而形成的在经济上相当宏大的回旋余地,中国经济一定能够经受各种考验,克服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冷热之间走出平稳快速发展之路,全年经济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物价涨幅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值得期待。
Pages: [1]
View full version: 2008年一季度经济述评:冷与热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