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型通胀是国内高通胀的重要推手
毋庸置疑,输入型通胀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制约,特别是瓶颈产业对经济发展遏制充分暴露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和弊端,这也会进一步刺激国家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儿子刚几个月大,一个月要喝三桶金装多美滋多乐加金盾奶粉。这种奶粉以前1桶199元,现在涨到了217元。”在北京一家超市的柜台前,刚当父亲的张先生抱怨说。这些抱怨的人或许不知道,很多日用品之所以涨价,是因为进口原料涨了。类似的产品还有方便面、农药、饲料、橡胶、钢铁、铝材……今天的我国正在切实体会着从国际市场传来的涨价风潮。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演讲时称,“中国目前的通胀属于输入型通胀,主要是由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推动的。”斯蒂格利茨提到的国际能源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带动我国国内物价上涨,确实是导致我国被迫接受输入型通胀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输入型通胀已成为我国高通胀的重要“推手”。
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60%,这一指标已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4%至20%的范围。据海关统计,从2004年底起,我国进出口总值一直在1万亿美元之上居高不下。2007年中国年度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2173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5%,净增加4134亿美元。自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外贸的快速增长令人欣喜,同时也更需要清醒。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不仅提高了我国对出口商品的市场需求,而且也引发了整个社会总需求的膨胀。这种膨胀的社会总需求一旦失控,就会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升高,因而国外市场价格能够比较快地通过传导到国内,引起国内价格的变动。近几年来,国际市场上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加速度上升,所导致的输入型通胀已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动力。
以铁矿石为例,现在50%以上依靠进口,而目前西方国家已经控制了全球70%的铁矿石资源,由此,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2005年上涨了71.5%,2006年上涨19%,2007年上涨9.5%,今年则上涨了65%。铁矿石价格上涨,带动钢材价格上涨,而钢材价格上涨,提高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产品成本,导致物价上涨压力进一步传导和扩散。
今年以来我国公布的前三个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连创三年来新高,1至3月分别上涨6.1%、6.6%和8%。有人据此认为,部分原材料涨价影响的只是一些商品,对CPI这一综合指数影响并不大。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始攀升。包括工业品出厂价、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都有所扩大,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传导的压力在加大。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即使不是全部、也应主要是由输入型通胀引起的。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处于高位,第一季度CPI达到8%,同时原燃材料和社会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部分地区的原燃材料和社会劳动力成本上升了30%至70%。与此同时,部分行业利润增长十分乏力,尤其是纺织等出口行业。例如本月中旬举行的103届广交会期间,来自欧美的采购商大幅减少,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企业都面对成交下降的问题,其中以纺织品企业的对外出口情况最明显。
这说明,对外贸易中存在的进出口产品失衡问题以及由此而暴露出的国内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已十分突出。此外,我国的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放开,外汇管理体制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币汇率也需进一步完善等。所有这些,都给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
毋庸置疑,输入型通胀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制约,特别是瓶颈产业对经济发展遏制充分暴露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和弊端,这也会进一步刺激国家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比如目前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这其中,各级政府尤其应注意进口替代型产业的发展,诸如替代型能源、机械产品等在现实压力下,通过大力发展国内相关产业,从而解决经济不平衡的风险,减轻输入型通胀的困惑。
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