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悠扬 Publish time 2008-10-21 12:36:23

中日民间情绪如何走出怪圈?

10月23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将借参加亚欧峰会的机会访华。由于麻生是继安倍和福田两位对华较为温和的首相之后执政,因此他的对华政策倾向以及与中方的沟通值得关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日关系经历了安倍和福田两个较为温和的时代,但民间的互相认知似乎并未取得长足进步。

何以对华负面印象居多?

  日本最近公布一项题为《2008年中日联合舆论调查》的结果,显示过去一年里中国国民对中日关系改善的认同程度超过日本国民。如果联系过去两年中日关系大幅改善后,两国舆论和国民感情方面的落差,即中国舆论从强烈批评转为相对理性、日本舆论却从相对理性转为极端负面,人们将可对中日关系深层结构里的一些现象有一些新认识。

  这次调查由日本非营利组织“言论NPO”和中国日报社于6月至7月在两国进行。日方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4.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一年来中日关系“良好”,但46.1%的日本人觉得“不好”;中国受访者中对日本持负面印象的人仍占多数(40.6%),比2007年上升了4.1个百分点,但有60.9%的受访者认为一年来对日本印象有所改善;而日本受访者中对中国持负面印象的人高达75.6%,上升了9.3个百分点,43%的受访者认为这一年来两国关系恶化。

  显然,虽然在中日关系有了大幅改善,但两国国民在彼此感情和对中日关系前景的认识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二年里,日本国民和舆论对中国的负面认知,大大超过中国国民和舆论对日本的认知。其原因是复杂而多层面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

  第一,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和评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管理,甚至对日本媒体和民间的对华负面情绪一并加以屏蔽,由此大幅降低了2006年以前弥漫的对日负面情绪;而日本政府无法直接介入对媒体的管理,因此民间对中国的负面情绪便如没有闸口的流水一泻千里。

  第二,同样,由于两国体制和政治文化的不同,中国国民对政府及其行为认同,超过日本国民对其政府及其行为的认同;因此,中日元首互访及其两国关系的明显改善,在两国国民心理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第三,更重要的是,中日正在经历漫长而艰难的国家定位和民族心理调适过程,但这一调适给中日民间带来的冲击程度是不同的:由于两国规模的不同,同时也由于两国在崛起期所处的阶段不同,因此中国崛起给日本国民带来的心理冲击,显然超过中日关系调适给中国国民带来的心理冲击。如果说这只是中日关系调适的大背景,那么今年上半年的毒饺风波则是导火线,直接点燃或加剧了日本民间对中国崛起的骚动不安。

  换言之,在中日关系调适过程中,双方国民感受到心理冲击的具体载体是不同的:对中国国民来说,这一载体主要是历史问题;而对日本国民而言,这一载体则主要是中国崛起后日本面临的地位挑战和生活水平下降。显然,两者对各自国民的切身感受程度是不同的:历史问题对中国国民而言虽然敏感,但更多只是一个符号和象征;而中国崛起对日本国家地位的潜在挑战,对日本国民而言则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
跳出各自圈子,共同审视
  研究百多年日本思想史可以发现,日本从明治维新后直到二战,始终只是在物质现代化的层面运作,未能最终触及乃至完成全民精神现代化的过程。因此,日本在战后不但缺乏一代引领民族精神走向成熟的大思想家,而且其传媒在高度商业化的运作之下也染上并充斥炒作、渲染的恶习,这在对华关系的报道和评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毒饺风波一直到北京奥运,日本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和评论的程度不但三十年来所罕见,而且在横向上也超过欧美媒体的负面报道和评论,背后折射的是日本国民精神和中日关系的更为深层的问题。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这不仅是日本一个国家的问题。面对中国崛起这一人类历史上无同类可比的现象,即便是欧洲这样历经自由、民主精神洗礼的国家,也同样必须克服文化傲慢,跳出狭隘民族思维圈子,与中国一起站在成熟的历史高度,审视彼此的情绪以及发展阶段和体制的差异及其带来的各自盲点。中国和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世界,只有在这一高度寻求对话,才能形成一流的思想碰撞和交锋,并对人类历史有所贡献;不然,类似今年上半年的中西民间交锋,只能是在一个低层次上的情绪宣泄和恶性循环。

  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近两年对涉及日本的报道和评论进行管理,虽然在短期取得了成效,在客观上稳定了中日关系的氛围(这一点在中日关系的调适期显然十分重要),但从终极上看,中国国民在其他众多问题上,其情绪稳定的背后依然隐藏着巨大的不成熟。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套和解决,当然需要在体制方面综合处理,但中日关系近两年基本氛围的稳定,中方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
Pages: [1]
View full version: 中日民间情绪如何走出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