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近期日本企业是如何应对危机的
日企吁员工购自家产品 华人员工很郁闷探询究竟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一位在日华人女员工最近下班回家后有些“郁闷”。本来,夫妻俩商定回家后不谈公司的情况,为的是营造一个温馨温暖可以解脱工作压力的家庭环境。可是,丈夫连续几天看着妻子心事重重的样子,不得不张口询问了。结果,妻子告诉他:因为景气不好,业绩下降,公司老板提出让全体员工购买本公司自己生产的家用电器。
妻子说,老板发出号召后,员工是一定要响应的,这在日本企业里面叫“爱社精神”,因为日本人把公司都叫做“会社”。还有,如果不买的话,公司人事部门肯定会暗中记上一笔,势必影响将来的提级和提薪。
这样的事,搁在谁身上都会觉得闹心。究竟怎么办好呢?华人女员工的丈夫找到记者,讲出了心中的困惑。当记者提出能否到他妻子的公司去采访时,他的脸色突然变了,“这不是砸我妻子的饭碗吗?”当记者询问他妻子公司的名字是否可以披露时,他立即摇头坚定地说:“绝对不行!”片刻后,他脸上出现了诡秘的笑容,轻声地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年,这家公司在中国的电视上做广告,小孩子听不懂广告片里公司的日语名字,但都会唱两句这家公司日语名字的谐音‘偷去吧,偷去吧……’。”
记者心里有数了,很快,记者了解到,如此做法,并非独家。目前,已经得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不久前召开了2200 人的“部长会议”,主要内容就是“吁请”这些企业高管购买本公司的新车。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也向一万多名管理层人员发出“号召”:每人购买10万日元以上的本公司家用电器。日本NEC公司的社长通过社内网络向11万名员工发出“呼吁”,让大家都买本公司的电脑。日本富士通公司的社长以自己的名义给10万名员工发了邮件,“请求”员工购买本公司的电脑和手机等产品。谁都没有想到,平时很“牛气”的日本大公司,在景气低迷的时候,会出了这样一招!
受华人读者的委托,记者走访了熟悉日本《劳动法》的律师田中文郎先生。他的回答很简单:“按照日本法律,如何使用工资是劳动者的自由。企业不能强行要求员工拿出一部分工资来购买本公司的产品。”接着,田中文郎律师话锋一转,这样说道:“作为业务命令是绝对不行的,但如果作为一种请求、呼吁、号召,也是不违法的。”他举例说:“这些大公司的做法可能还有唤起员工共同感受危机感的目的。丰田公司部长们的利益与公司经营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他们‘吁请’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也就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田中文郎律师还指出:“如果企业把员工是否购买本公司产品作为将来提级和提薪的考核标准之一,有的甚至要确认员工手中是否有购买的发票,那就几乎等同于命令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员工是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损害赔偿的。”
从法律的角度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之后,记者又请教了日本庆应大学访问学者、日本文化问题专家高颍里先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高先生强调这个问题里面包含着日本企业文化的元素,对于华人来讲可能有难于理解之处。比如说,英文的“company”,在中文里被译成“公司”,在日文汉字里被译成“会社”。日语中的“会”本来表示同族集体聚会,“社”表示村民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会社”完全继承了日本远古“家”和“村”的精神。如果把“家”看作是日本的血缘关系,把“村”看作是地缘关系,那么“会社”内部形成的社缘关系已经成为支配日本社会的第三原则,它促使员工和家人都把“会社”当成自己的家。正因为这样,在金融海啸带来的经济危机下,日本的大公司才会做出这些举动。对此,一方面是要从日本文化的角度给与理解,另一方面也应该根据法律和企业文化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行动选择。
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