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WTO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16|回复: 1

上海浦东改革开放18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8 2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把开发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浦东18年与改革开放

 如果说,30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那么,18年浦东开发开放决定了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的今天和未来。
  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奇迹,从曾经是中国地图上找不到的名字,到让整个世界都耳熟能详,浦东仅仅用了18年。依靠上海和全国的支持,浦东实现了沧海桑田式的变迁,一座规模初具的现代化国际新区屹立在东海之滨。

  浦东的巨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浦东的18年,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结晶。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在浦东开发开放迎来18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近日专程到浦东新区调研。俞正声指出,浦东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最大变化的地方,没有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巨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敢闯敢试,围绕促进发展这个核心,  
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17年前邓小平同志在浦东开发之初发出的号召,正指引着浦东继续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把开发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

  在改革攻坚中勇当排头兵

  作为上海经济的“发动机”,18年来,浦东经济总量由1990年的60亿元飞跃至2007年的2751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5%。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浦东不断克服体制和机制的各种障碍,毫不动摇地坚持“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结果。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经贸处处长沈跃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个启动于1990年的国内首个保税区,虽然已经享受在当时国内最为优惠的“自由贸易区”政策,但由于政策规定区内贸易公司只能对境外开展业务,不能与国内贸易联动,使得前期进入保税区内的上百家贸易公司成为“经济孤岛”,刚开始红火的保税区很快在1994年遭遇“寒潮”,大批企业考虑关闭或撤资。

  困难面前,浦东人选择的对策是继续扩大开放,继续在开发开放上做足文章。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中央部委的关心下,外高桥保税区开始试点让没有进出口权的区内贸易企业,在区外成立进出口公司,同时保税区在全国率先建立保税交易市场为区内企业服务,这种创新模式一下子盘活了资源,使得外高桥成为外资投资的首选之地。

  18年来,外高桥保税区累计批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950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0多家入驻保税区。2007年外高桥保税区完成进出口贸易额570亿美元,占全国13个保税区总额的43%;区内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4838亿元,占全国保税区的55%,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贸易中心,来自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众多进出口企业从中获益。

  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浦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经过四轮改革,目前浦东区一级的审批事项已经从原来的724项减少到220项,但还是有不少企业和个人反映政府办事效率低、审批流程冗长。为破解这个难题,浦东继续深化改革,推出“首处责任制”,涉及不同部门的行政事项,由第一家受理的政府部门负责,并督促其他部门及时处理,从而预防部门间推诿的发生。

  从开发之初西方大公司的犹豫观望,到1992年至1993年间浦东行政管理体制的第一轮摸索;从1995年的土地涨价问题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从世纪之交浦东由项目开发走向功能开发的艰难转型,到2005年成为国内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后的上下求索……每隔两三年就会遭遇到比较大的“发展瓶颈”,这几乎已成浦东的“摩尔定律”。但是,每次挑战的结果是浦东抓住了机遇。

  浦东搭平台全国来试点

  18年前,当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业逐步迈向“深水区”的时刻,浦东开发开放被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启动;18年后,一个现代化新浦东的崛起,预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跃上了新台阶。浦东这57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的是为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写上浓墨重彩一笔的历史使命;而这一笔,正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由全国人民共同绘就的。

  从稻田中开始的创业充满艰辛,在此时最让浦东感到温暖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持。从1990年到1992年间,中央10多个部委和全国20多个省市纷纷投资浦东,200多个内资项目陆续兴土动工,带来浦东开发开放的第一轮热潮。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开发开放进入新阶段。随即,国家发改委、中纪委、原人事部、科技部、商务部、民政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等国家部委在浦东开展了20多项改革试点,浦东为全国改革“先行先试”的排头兵作用更加明晰。

  承载着国家使命的浦东,对于毫不动摇地“立足大局、扩大开放、服务全国、互融共进”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实践中也在不断提升服务全国、互融共进的能级。浦东开发开放的改革示范效应和制度溢出效应正在全国各地日益显现。在浦东发展历程中曾探索尝试的保税区模式、出口加工区模式和高科技园区模式都已为全国各地所借鉴,综合配套改革后的“外汇九条”“质检十四条”中的许多成熟政策,已开始向全国推广。

  如今,集聚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近50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成为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区港联动”后的外高桥保税区,区内进出口货物总量一半以上辐射长三角;许多国内企业在浦东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为在全国乃至全球发展谋篇布局;9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则将浦东作为向全国各地延伸投资的平台。

  浦东新区区长李逸平表示,根据浦东区委的规划,下一步浦东要认真思考“应该为全国做什么、能够为全国做什么”这两个问题,按照“立意更高、思路更宽、力度更大、服务更优”的要求,重点搭建要素市场、对外辐射、支援帮助、人才开发四大平台,进一步提高服务全国的能力和水平。

  在解放思想中迎接新辉煌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说,经过18年的开发建设,浦东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浦东能否胜任并且完成好新的历史阶段的使命,关键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回望18年,浦东人由衷地感到,浦东能够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归根到底,就是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之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中去,从中获得不竭的动力。展望未来新征程,浦东的开发开放依然要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上寻找新动力。

  “我们讲的解放思想,敢创敢试,不是鼓励闯‘红灯’,而是要研究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取代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徐麟说,这就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责任。

  用高起点的社会发展来支持经济发展,用更完善的社会发育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这是浦东在社会改革上取得的新突破。川沙新镇华夏社区已经连续两年通过表决的方式来确定“社区实事项目”。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些实事项目没有一项来自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安排,全部从社区代表以及居民提交的“民意提案”中选出。

  作为浦东“社区事务共商共治”的试点地区,华夏社区的服务管理工作全部由社区委员会负责。20名社区委员会委员中,有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代表,也有社区企事业单位、居村民代表以及知名人士等,涉及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重大社区事务,不再由政府包揽,都要由社区委员会成员共商共决。今年,华夏社区的改革试点已在新区陆续推开。

  “社区革命”仅仅是浦东多姿多彩的改革举措中的一朵浪花。尽管已经取得了令世人惊讶的成绩,但浦东人却没有放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脚步,转型和创新如今已成为这块土地上最热的词汇。高楼林立的陆家嘴要向国际金融中心转型,创新企业数量众多的张江高科技园区要向自主创新示范区转型,货物流量巨大的外高桥保税区要向世界贸易基地转型,外资制造企业云集的金桥出口加工区要向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转型……在转型和创新的涅槃中,浦东更加辉煌的明天在向我们走来!
发表于 2008-4-19 23: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浦东的巨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浦东的18年,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结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mobile|The little black house|Shanghai WTO Net ( 沪ICP备10034107号-3 )

GMT+8, 2024-11-22 15: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