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一二季度,将是经济环境最差的时期,目前已经到了最坏的时期。众多企业正经历最为艰难的库存消化期,对中小企业来说,2009年将是“剩者为王”,能坚持下来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产品价格波动杀伤力大
从2008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全年情况看,上半年国际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促使企业积极增加库存,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导致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存在一定虚增成分。而2008年下半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也促使中国企业同步大幅减少库存。这种短期内十分迅速的库存调整,加剧了不同环节的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对习惯于在相对平稳的价格环境中进行制造加工的中国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不同环节的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不论对优秀企业还是次优秀企业都可以说是“通杀”。而短期内库存调整导致的“突然消失的需求”,其杀伤力显著!
楼市衰退阻碍复苏
与此同时,正在下行的楼市加大了拉动内需的难度。
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一个活跃的房地产市场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中国内需的带动作用还处于促进和形成阶段,而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上,则已经开始形成十分浓厚的观望和调整气氛,这将直接制约内需的扩张。
这一次房地产调整,是中国形成全国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以来的第一次调整,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如何还有待观察,但是至少不容低估。上一次比较大幅度的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在1993年在海南、北海等局部地区,而且基本上还是土地层面的炒作,没有形成当前如此巨大的一个产业群。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5%,前后相关联的子产业超过100多个,房价收入比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外需已经大幅回落情况下的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更会加大内需扩展的难度。
此外,正是由于楼市衰退,可能令传统的应对衰退的宏观政策工具在目前市道下实施效果 “打折扣”。
土地收入的迅速下滑,将降低地方政府可以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等投资的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2007年全国房地产投资2.5万亿元,2008年仍然有2.2万亿到2.4万亿元,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1/4。
由此可以想见,在扩大内需里,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贡献,压力会很大!”
金融创新不应停步
一场金融海啸令人们一提到“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工具”即谈虎色变。
实际上,欧美发达国家一直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参照,现在参照体系出现显著倾斜,中国需要在金融危机中拿出自己的眼光,走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实际上往往是推出金融创新工具的良机。
这一方面是因为动荡的环境下更需要多样化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同时动荡的市场环境也是培养和锻炼中国金融机构应对金融风险能力的良好时机;同时,一些特定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还可以为中国在应对危机冲击方面赢得更大的政策空间和主动性。
一个例证是2008年12月份以来的人民币阶段性贬值。因为国内缺少活跃交易的NDF等衍生市场,使得不少企业和机构在国内买入美元,在海外卖出,其间存在巨大的套利机会,同时也使得人民币在这一阶段的走势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