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WTO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24|回复: 0

回潘石屹先生信:忽悠不忽悠房价 用数据来说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6 03: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潘石屹先生:您好!

  昨天,我在《上海证券报》发表的《潘石屹竟然如此忽悠房价》一文,引起了您的关注,您在百忙之中写信给我,认为您所列举出的数据没有问题,真实可信,一点也不“忽悠”。我就此请教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并查阅了大量资料,现答复先生。

  您的原文是:“土地出让的减少和银行给房地产行业贷款资金的减少,是导致房屋供应量减少的两大因素。如北京2004年、2005年公开出让土地分别是546万平方米、433万平方米,均是当年销售面积的五分之一;2006年的数据是824万平方米,仅是当年销售面积的36%。”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土地供应量的不足,而供应量的不足必然导致房价的上涨,对这一效果,我想,即使我不说出来您也心知肚明。

  但遗憾的是,潘总给出的数据与事实相差太远。2006年7月20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示的“北京市住宅项目土地供应情况和开发利用情况”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北京市共供应712宗住宅项目土地,面积约577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7866万平方米。按照您的说法,您在文中给出的数据的确为建筑面积(严格地说应为“规划建筑面积”,建议潘总今后如此表述以免引起像我这样的外行人的歧义),那么,把您给出的2004年的数据(546万平方米)、2005年的数据(433万平方米)和2006年的数据(824万平方米)加在一起,也仅仅1803万平方米,这三年的数据与北京市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两年半的数据相比,还相差6063万平方米!更别说与2004年到2006年三年的数据总和相比了。

  那么,数倍于潘总数据的土地哪里去了呢?我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下载的数据,整整打印了30多页,耗费的油墨量之多令人心痛不已,将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加总在一起耗费了我半天时间。因此,我怀疑是您手下的人在计算的时候偷懒,漏掉了大部分数据没有算进去。潘总,此事事关数千万平方米的土地,您可得好好查查。我知道您为人厚道,但是,即便看在过节的份上不予追究,您至少也应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由于您在文中所举的数据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数据相差太远,也就难怪您发表在报纸上的数据被人误读为是“土地面积”了,因为倘若是“规划建筑面积”就更不靠谱了。2006年824万平方米的规划建筑面积以2.5的容积率换算成土地面积只有约330公顷,而北京市2006年经济统计公报中公布的住宅用地供应量为1318公顷!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大城市,那么少的土地供应量潘总怎么会相信呢?倘若这几年北京的土地供应量真的只有您文中提到的那么少,北京的房价估计早就涨到天上去了,潘总还用写什么“七大因素”、“五大因素”吗?

  需要强调的是,我不能不佩服潘总的聪明过人,潘总在提到土地出让的数据时,特意强调“公开出让土地”,众所周知,我国过去除了通过招拍卖挂公开出让的土地,还有通过划拨等其他方式出让的土地,一个“公开”不用“忽悠”就把数据变小了,潘总文笔之老辣令我甚为叹服。

  至于我文中列举的开发商囤地的数据都是公开见报的,潘总很关心那些数据的计算方式,七部委新政调查组是如何计算的我不得而知,潘总朋友遍天下,不妨托人打听一下。我这里可以给您提供2005年7月2日《新京报》一则报道中提到的一个计算方法:“北京《地产新闻》执行主编李伟介绍说,目前关于北京开发商囤积土地的数字有两个,一个是14410公顷,相当于300多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另一个数据是9000多公顷。按照1:3的容积率,这些土地建设成为住宅小区,按照北京市2004年2500万平方米的销售量,至少能出售10年。”潘总不妨也用这个方法算算,倘若有出入,您得空可以找他切磋切磋。

  另外,北京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答复说,政府出让土地时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土地面积”,一个是“规划建筑面积”,并非如潘总所说“都是按照建筑面积出让的”,您不妨也打电话咨询一下。

  春节马上就到了,祝潘总身体健康、猪年发大财!

  时寒冰

  2007年2月16日

  (作者:时寒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mobile|The little black house|Shanghai WTO Net ( 沪ICP备10034107号-3 )

GMT+8, 2024-12-27 0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