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WTO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2|回复: 0

影响中国房价的根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2 03: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全国上下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到普通市民都在热议和关心房价问题,房价问题是关系到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不少从小数民族国家欧美海归回来的所谓精英,还是各级政府为些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目前所出台的政策,都是以海外的小数民族国家——欧洲和美国,学习回来的理论为依据,这些小数民族的国家理论根本就不可能适用中国国情,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和社会科学都是在特定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研究出来的,象欧美这些小数民族国家,他们的人口总量很少(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城市、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相对稳定,人民的文化水平差异不大,社会分配和保障制度比较成熟和均衡,在这种特定的情态环境下制定的经济和社会理论在当地是正确的。但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与他们差异很大,中国地大人多,各地的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差异巨大,在我国目前人口管理制度放开,人口随意流动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单独通过制定一二个房地产管理措施就可以稳定楼价。我国影响楼价的最主要原因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导致人口的大量流动,如果一个城市制定出高于其它地区的福利政策和收入制度,而且这种制度有利于外来人口的政策,那么必然会引起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该城市,人口的大量流动造成单个城市人口总量不断攀升,人口的攀升导致人们对房屋需求的增长。在需求的增长远高于房屋供给的时候,就必然会导致房屋价格上扬,而且这种上扬与供需双方差距成正比。只有有效减少这种差距才真正有可能降低房价。

一、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认为只要多建设廉租房就可以增大房租的供应量,就能压抑楼价。本人认为不一定有效,而且还有可以产生相反的作用,使房价越来越高。因为政府的计划是以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口总量为依据的,但事实上,这个城市的人口总量是不断攀升的,而且政策越好,攀升越快。由于人口总量的增长使房屋需求总量也不断增长,但任何一个城市的土地供应量是有限的,房屋的建设速度和总量是远小于需求的增长速度和总量。供需状况的增长速度差距越大,价格增长速度也就越大。因此政府只有在严格控制人口总量,使人口总量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情况下,政府廉租房的有效供给才可能抵消需求的增长,从而不断缩小供需矛盾,直至问题的解决。如果地方政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总量,那么地方政府不管怎样努力都是白费,而且廉租房建得越多,对外来人吸引就越大,博彩成功的心理就越重,人口总量也就越多,需求也就越大,房价就会越高。因为,如果政府向100名外来工提供廉租房,就会引来200名甚至1000名的外来人员,如果政府向外来人员提供1000名就可能会引来1万名外来工,除非一个城市能接纳3亿以上人口。以深圳为例,深圳在2000年——2002年以前由于实行暂住证政策,人口的总量为700万,当时的平均楼价为4000元;2003年后最消了暂住证,人口总量激增,到2006年深圳人口总量达1500万,深圳的平均楼价为9000元。如果深圳政府对非户籍人口实施与户籍人口同等的福利待遇,由于地方经济差异的存在,在个人逐利本性和博彩心理的驱动下,必将引发新一轮外来人员涌入深圳的高潮,预计深圳在2010年人口将达2500——3000万,甚至更多,那时候深圳房价超过香港不是梦。深圳市政府提出的未来五年向社会提供15万套廉租房,对于一个以千万计人口的城市又能起多大的作用?深圳人口总量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算深圳每一寸土地都建上房屋也不可能满足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不可能压抑房价的增长。

二、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很多人买不起房,没房住” 。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是一个伪命题。中国人的住房水平是全球最好的,也是人均居住面积最大的。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绝大多数人都有房子住。所谓的没房子住,只是相对的,只不过是他离开了真正属于自已的房子,而到了其它的地方暂时工作的地方引起的无房现象。这种情况的无房是什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的。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人到任意一个地方工作都想拥有一套房子,假设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内流动了五次,他就需要拥有五套房子,当他流动第六次的时候,他还是无房,这种无房的概念你能接受吗,作为政府的你,可以满足他的要求吗?我们现在大论特论的无房,主要就是这种假无房现象,所谓的无房户是相对的无房,是结构性的无房。这种状况不要说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这种无房要求就连经济最发达的欧、美各国都无法做到。在联合国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中,对居者有其屋是这样解释的:“每一个公民,在他所在的国家,都应该有一个供给他居住的地方。” ,请注意联合国和欧美各国所谈的居者有其居计划,是指在公民所在国内应有一个居所,而非去到那里,就要在那里得到房屋。而我们现在所谈的所谓“无房”,是指公民去到那里就要在那里得到住房,这是一个根本上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中国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的公民,特别是农民,只要一有钱都会建房,他们一般都有二座或三座楼房,每座房屋都有二、三百平方以上,而且建得一座比一座漂亮,一座比一座大,不但家乡有,在城镇也有,这些人都希望去到那里,那里就要有房子,就象行宫一样,如果一个人因为在某一个城市暂时工作(在没放弃原有居住房屋和原有户籍所带来的相关福利之前,不管他在其它城市或地方居住多长时间都只能算是暂住),没能买得到房子,或住上廉租房,就大骂这座城市不给他们提供房子,剥削了他们,让他们没房子住(就如一个人看到某一个家庭经过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比较美丽,他前往那里做客,住的时间长了一些,就认为自已应该是那里的主人,就想得到他人的房产,这种观念可能吗?如果可以,那么就应先把他家的土地和房屋首先无偿转让给那些租用他家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才有发言权)。如果每个公民都这样做,那么人们在人的趋利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作用下,就会有数不胜数的人会到各大城市城市暂住一段时间,以在各大城市获取廉价的房屋资源,请问,地方政府,在你的城市里有足够的土地建设三亿套房子吗?你有能力为中国十亿人口提供住房吗?现在很多人都在骂政府官员说政府不作为,房地产开发商黑心,把房价抬得那么高,可别忘了,真正把房价抬高的不是政府也不是开发商,而是人们的贪婪,是人们无休止的对房子的贪婪索取才导致了这些城市房屋的供给不足,而且按这种的思维,任何一个城市都将永远都不可能有足够的供给。这种供需的矛盾才是真正导致房价高企的罪魁祸首。  
  
三、中国要想真正控制房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需要控制每户人的房屋拥有量,当某一个想在新的地方拥有房子时,他必须放弃原来的房子产权和土地使用权及附加上物权上的福利,农村的人口进入城市后,其分配的农用土地及房屋用地也需要相应取消,国家也才可能真正控制房屋土地使用的总量,才有可能真正落实联合国居者有其屋中要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居住的地方。”才不会出现结构性缺房和假无房。
2、每个城市必须科学制定人口总量规划,科学地制定出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比例,严格控制人口的总量,使人口总量长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字,要实现这个目标户籍人口的总量与非户籍人口的总量比例应维持在1:3左右,当户籍人口总量增加时,要相应减少非户籍人口的总量,通过非户籍人口的总量调控城市整体人口的总量。只有在人口总量长期稳定的条件下,政府制定出来商品房、福利房和廉租房的比例和总量发展计划才能真到起作用,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政府的各种城市规划、环境生活质量、教育和社会资源指标、福利水平政策、人们幸福指数目标才可能实现。各种城市病问题也将会迎刃而解。
城市总量以外的人口可以转移到其城市,充实其它城市的总量,有了长期稳定人口总量,人口总量在某些范围内,人口的增量和流动是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移。实现通过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四、中国只有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才可能从根本上永久地彻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政策性的问题、有地理位置上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人口知识水平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把教育投入视作国家民生的一件大事,人们都知道一个地方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经济水平的高低。但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和户籍体制实行的是劫贫济富政策,通过高考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把贫穷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很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知识精英,通过户籍迁移制度,把他们强硬地迁移到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从而使贫者更贫,富者更富,造成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的局面。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的问题主要是知识水平的问题,不一样的知识水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一样的,现代农业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需要极高的知识水平和复杂的知识体系,它需要大量的知识人才,在中国经济发达的上海、深圳、北京由于实行的是现代农业制度,农业人才密集,农业和农业深加工水平发达,农业的亩产值可达几万甚至是十几万元,而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由于缺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采用的是传统农业观念和技术,因而其亩产只有几千元甚至只有几百元,这种差距主要是知识水平的差距所造成的,我们对中国许多农村进行过考察,在许多的农村,他们有着丰富农业资源和农村自然资源,有着城市人无法比拟的农产品深加工条件,他们本可以通过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他们却因为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懂得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他们直到今天仍然使用落后的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农业和农产品的高利润的综合利用价格和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导致贫困,是我们的现有的高考制度和毕业分配制度,剥夺了他们利用科学知识走向富裕的权利,我曾经去过一个贫穷的山区,那里崇山峻岭,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但那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他们本来可??农业技术,根据自然环境设计立体农业生态圈子,通过圈养禽畜、养殖水产,采用现代农业种植适种作物就能形成极低成本的简易立体农业生态圈,这简单微型的农业生态圈生产出来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即使不进行对外贸易,自给自足,也足以使他们衣食无忧,过上的富足生活,但他们由于没有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观念,使得他们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一直处于贫困的边缘。我国广大农村缺乏的不是政府和社会的救助,而是现代的科学知识和现代农业观念。

我国目前实行的高考和毕业分配制度有意无意中造成了农村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英们抛弃生他养他的家乡,远走他乡,致使现代的青年缺乏对自已家园、家乡的认同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导致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观念的缺失。农村中的知识青年的流失,使农村失去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局面不改变,就算我国政府再付出再大的努力,农村也将永远都难以长久地真正脱贫走向富裕。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如不能通过自身农业结构的改革,通过综合农业消化劳动,必将会长期存在农村的富余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加深城市就业人口的压力,农村的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就无从谈起。

五、在城市中通过采用“贡献福利机制”制定正确的人口准入政策,控制城市人口总量,实现人口管理目标,有利于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消除地区差异,使人们用最快的速度,用最小的成本实现共同富裕
一座城市就如一座水库,最大的水库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当水库的容量超出一定数量时,水库就会崩堤。产生重大的灾难。城市也一样,城市的核心是人口,城市建设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人口服务的,当一个城市的人口总量在一个长期稳定的范围内,政府的各种城市规划是有效可行的,城市的环境、交通、教育、医疗、治安、经济发展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规划和建设而实现目标,这时候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欧美国家的城市建设规划和福利制度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是因为他们的城市和国家的人口总量较小,而且是长期稳定,但中国由于人口总量巨大,而且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道德观念和福利制度差距巨大,在趋利心理(人们都希望无偿占有他人的资源,都希望不劳而获)和人口自由无序流动的作用下,城镇的人口总量是无限增长的,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是随着城市福利制度、经济发展的水平提高而增长,是随着对外来人员的待遇改善而增长,外来人员越容易得到城市社会福利资源,人口增长速度也就越快,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是采用逆贡献福利待遇机制情况下,客观上错误地引导和鼓励他人不劳而获,无偿占有城市福利资源的欲望,加剧了外来人员移居城市的速度。
“逆贡献福利待遇机制”————即对本城市贡献越少,得到的福利越大,对本城市贡献越大,得到的福利越少,应届毕业生分配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户籍招调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些刚出校门,对本地没有任何贡献的人可以非常容易就获得了入户指标,享受城市给他一一切福利,而那些为当地城市奉献了十几、二十几年的老打工者,却无缘取得当地户籍,无缘有资格去考取公务员,无缘享受当地福利,这种情亦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这种令人可笑和令人可悲的逆贡献的福利制度,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你对当地贡献越大,享受的福利也就越大,贡献越小福利越小,我国的公务员招考应从在本城市工作五年以上,并在各行各业作出较大贡献的人群中招考,而不应该在毕业生招考,只有这样,才有可利于政府正确了解各行各业基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实际情相适应的政策,而且通过这样的“贡献福利机制”的示范并效应,能极大地提高公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消除浮澡的社会风气,有利构造和谐社会。

六、 但当人口超出一定水平,城市的一切规划都将是无效的,甚至会导致城市的崩溃。楼兰古国教训是深刻,现在在我国各大城市出现的毒肉、毒米、水源不足、空气质量下降、水源污染、交通堵塞、治安恶劣、房价不断攀升等等一系列的城市病就是灾难的先召,如果我们城市人口总量再得不到有效控制,继续攀升,各种潜在的危机还在不断爆发引起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如由于族群聚居规模从量变到质变,必将引发大型、特大型黑社会群体泛滥从而引发族群对立和社会动荡等等。深圳出现的观兰黑的事件、西乡的高州大巴线路垄断事件、医闹事件等等都是族群聚居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萌芽,现在如不能得到正确处理,三五年之后必将引发重大的灾难事件),因此控制城市人口总量刻不容缓。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影响中国房价的根源

目前全国上下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到普通市民都在热议和关心房价问题,房价问题是关系到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不少从小数民族国家欧美海归回来的所谓精英,还是各级政府为些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目前所出台的政策,都是以海外的小数民族国家——欧洲和美国,学习回来的理论为依据,这些小数民族的国家理论根本就不可能适用中国国情,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和社会科学都是在特定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研究出来的,象欧美这些小数民族国家,他们的人口总量很少(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城市、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相对稳定,人民的文化水平差异不大,社会分配和保障制度比较成熟和均衡,在这种特定的情态环境下制定的经济和社会理论在当地是正确的。但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与他们差异很大,中国地大人多,各地的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差异巨大,在我国目前人口管理制度放开,人口随意流动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单独通过制定一二个房地产管理措施就可以稳定楼价。我国影响楼价的最主要原因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导致人口的大量流动,如果一个城市制定出高于其它地区的福利政策和收入制度,而且这种制度有利于外来人口的政策,那么必然会引起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该城市,人口的大量流动造成单个城市人口总量不断攀升,人口的攀升导致人们对房屋需求的增长。在需求的增长远高于房屋供给的时候,就必然会导致房屋价格上扬,而且这种上扬与供需双方差距成正比。只有有效减少这种差距才真正有可能降低房价。

一、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认为只要多建设廉租房就可以增大房租的供应量,就能压抑楼价。本人认为不一定有效,而且还有可以产生相反的作用,使房价越来越高。因为政府的计划是以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口总量为依据的,但事实上,这个城市的人口总量是不断攀升的,而且政策越好,攀升越快。由于人口总量的增长使房屋需求总量也不断增长,但任何一个城市的土地供应量是有限的,房屋的建设速度和总量是远小于需求的增长速度和总量。供需状况的增长速度差距越大,价格增长速度也就越大。因此政府只有在严格控制人口总量,使人口总量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情况下,政府廉租房的有效供给才可能抵消需求的增长,从而不断缩小供需矛盾,直至问题的解决。如果地方政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总量,那么地方政府不管怎样努力都是白费,而且廉租房建得越多,对外来人吸引就越大,博彩成功的心理就越重,人口总量也就越多,需求也就越大,房价就会越高。因为,如果政府向100名外来工提供廉租房,就会引来200名甚至1000名的外来人员,如果政府向外来人员提供1000名就可能会引来1万名外来工,除非一个城市能接纳3亿以上人口。以深圳为例,深圳在2000年——2002年以前由于实行暂住证政策,人口的总量为700万,当时的平均楼价为4000元;2003年后最消了暂住证,人口总量激增,到2006年深圳人口总量达1500万,深圳的平均楼价为9000元。如果深圳政府对非户籍人口实施与户籍人口同等的福利待遇,由于地方经济差异的存在,在个人逐利本性和博彩心理的驱动下,必将引发新一轮外来人员涌入深圳的高潮,预计深圳在2010年人口将达2500——3000万,甚至更多,那时候深圳房价超过香港不是梦。深圳市政府提出的未来五年向社会提供15万套廉租房,对于一个以千万计人口的城市又能起多大的作用?深圳人口总量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算深圳每一寸土地都建上房屋也不可能满足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不可能压抑房价的增长。

二、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很多人买不起房,没房住” 。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是一个伪命题。中国人的住房水平是全球最好的,也是人均居住面积最大的。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绝大多数人都有房子住。所谓的没房子住,只是相对的,只不过是他离开了真正属于自已的房子,而到了其它的地方暂时工作的地方引起的无房现象。这种情况的无房是什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的。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人到任意一个地方工作都想拥有一套房子,假设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内流动了五次,他就需要拥有五套房子,当他流动第六次的时候,他还是无房,这种无房的概念你能接受吗,作为政府的你,可以满足他的要求吗?我们现在大论特论的无房,主要就是这种假无房现象,所谓的无房户是相对的无房,是结构性的无房。这种状况不要说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这种无房要求就连经济最发达的欧、美各国都无法做到。在联合国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中,对居者有其屋是这样解释的:“每一个公民,在他所在的国家,都应该有一个供给他居住的地方。” ,请注意联合国和欧美各国所谈的居者有其居计划,是指在公民所在国内应有一个居所,而非去到那里,就要在那里得到房屋。而我们现在所谈的所谓“无房”,是指公民去到那里就要在那里得到住房,这是一个根本上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中国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的公民,特别是农民,只要一有钱都会建房,他们一般都有二座或三座楼房,每座房屋都有二、三百平方以上,而且建得一座比一座漂亮,一座比一座大,不但家乡有,在城镇也有,这些人都希望去到那里,那里就要有房子,就象行宫一样,如果一个人因为在某一个城市暂时工作(在没放弃原有居住房屋和原有户籍所带来的相关福利之前,不管他在其它城市或地方居住多长时间都只能算是暂住),没能买得到房??房子,剥削了他们,让他们没房子住(就如一个人看到某一个家庭经过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比较美丽,他前往那里做客,住的时间长了一些,就认为自已应该是那里的主人,就想得到他人的房产,这种观念可能吗?如果可以,那么就应先把他家的土地和房屋首先无偿转让给那些租用他家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才有发言权)。如果每个公民都这样做,那么人们在人的趋利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作用下,就会有数不胜数的人会到各大城市城市暂住一段时间,以在各大城市获取廉价的房屋资源,请问,地方政府,在你的城市里有足够的土地建设三亿套房子吗?你有能力为中国十亿人口提供住房吗?现在很多人都在骂政府官员说政府不作为,房地产开发商黑心,把房价抬得那么高,可别忘了,真正把房价抬高的不是政府也不是开发商,而是人们的贪婪,是人们无休止的对房子的贪婪索取才导致了这些城市房屋的供给不足,而且按这种的思维,任何一个城市都将永远都不可能有足够的供给。这种供需的矛盾才是真正导致房价高企的罪魁祸首。  
  
三、中国要想真正控制房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需要控制每户人的房屋拥有量,当某一个想在新的地方拥有房子时,他必须放弃原来的房子产权和土地使用权及附加上物权上的福利,农村的人口进入城市后,其分配的农用土地及房屋用地也需要相应取消,国家也才可能真正控制房屋土地使用的总量,才有可能真正落实联合国居者有其屋中要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居住的地方。”才不会出现结构性缺房和假无房。
2、每个城市必须科学制定人口总量规划,科学地制定出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比例,严格控制人口的总量,使人口总量长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字,要实现这个目标户籍人口的总量与非户籍人口的总量比例应维持在1:3左右,当户籍人口总量增加时,要相应减少非户籍人口的总量,通过非户籍人口的总量调控城市整体人口的总量。只有在人口总量长期稳定的条件下,政府制定出来商品房、福利房和廉租房的比例和总量发展计划才能真到起作用,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政府的各种城市规划、环境生活质量、教育和社会资源指标、福利水平政策、人们幸福指数目标才可能实现。各种城市病问题也将会迎刃而解。
城市总量以外的人口可以转移到其城市,充实其它城市的总量,有了长期稳定人口总量,人口总量在某些范围内,人口的增量和流动是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移。实现通过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四、中国只有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才可能从根本上永久地彻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政策性的问题、有地理位置上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人口知识水平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把教育投入视作国家民生的一件大事,人们都知道一个地方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经济水平的高低。但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和户籍体制实行的是劫贫济富政策,通过高考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把贫穷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很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知识精英,通过户籍迁移制度,把他们强硬地迁移到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从而使贫者更贫,富者更富,造成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的局面。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的问题主要是知识水平的问题,不一样的知识水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一样的,现代农业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需要极高的知识水平和复杂的知识体系,它需要大量的知识人才,在中国经济发达的上海、深圳、北京由于实行的是现代农业制度,农业人才密集,农业和农业深加工水平发达,农业的亩产值可达几万甚至是十几万元,而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由于缺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采用的是传统农业观念和技术,因而其亩产只有几千元甚至只有几百元,这种差距主要是知识水平的差距所造成的,我们对中国许多农村进行过考察,在许多的农村,他们有着丰富农业资源和农村自然资源,有着城市人无法比拟的农产品深加工条件,他们本可以通过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他们却因为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懂得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他们直到今天仍然使用落后的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农业和农产品的高利润的综合利用价格和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导致贫困,是我们的现有的高考制度和毕业分配制度,剥夺了他们利用科学知识走向富裕的权利,我曾经去过一个贫穷的山区,那里崇山峻岭,交通不便,人口稀少,但那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他们本来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简单地使用现代综合农业技术,根据自然环境设计立体农业生态圈子,通过圈养禽畜、养殖水产,采用现代农业种植适种作物就能形成极低成本的简易立体农业生态圈,这简单微型的农业生态圈生产出来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即使不进行对外贸易,自给自足,也足以使他们衣食无忧,过上的富足生活,但他们由于没有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观念,使得他们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一直处于贫困的边缘。我国广大农村缺乏的不是政府和社会的救助,而是现代的科学知识和现代农业观念。

我国目前实行的高考和毕业分配制度有意无意中造成了农村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英们抛弃生他养他的家乡,远走他乡,致使现代的青年缺乏对自已家园、家乡的认同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导致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观念的缺失。农村中的知识青年的流失,使农村失去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局面不改变,就算我国政府再付出再大的努力,农村也将永远都难以长久地真正脱贫走向富裕。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如不能通过自身农业结构的改革,通过综合农业消化劳动,必将会长期存在农村的富余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加深城市就业人口的压力,农村的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就无从谈起。

五、在城市中通过采用“贡献福利机制”制定正确的人口准入政策,控制城市人口总量,实现人口管理目标,有利于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消除地区差异,使人们用最快的速度,用最小的成本实现共同富裕
一座城市就如一座水库,最大的水库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当水库的容量超出一定数量时,水库就会崩堤。产生重大的灾难。城市也一样,城市的核心是人口,城市建设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人口服务的,当一个城市的人口总量在一个长期稳定的范围内,政府的各种城市规划是有效可行的,城市的环境、交通、教育、医疗、治安、经济发展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规划和建设而实现目标,这时候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欧美国家的城市建设规划和福利制度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是因为他们的城市和国家的人口总量较小,而且是长期稳定,但中国由于人口总量巨大,而且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道德观念和福利制度差距巨大,在趋利心理(人们都希望无偿占有他人的资源,都希望不劳而获)和人口自由无序流动的作用下,城镇的人口总量是无限增长的,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是随着城市福利制度、经济发展的水平提高而增长,是随着对外来人员的待遇改善而增长,外来人员越容易得到城市社会福利资源,人口增长速度也就越快,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是采用逆贡献福利待遇机制情况下,客观上错误地引导和鼓励他人不劳而获,无偿占有城市福利资源的欲望,加剧了外来人员移居城市的速度。
“逆贡献福利待遇机制”————即对本城市贡献越少,得到的福利越大,对本城市贡献越大,得到的福利越少,应届毕业生分配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户籍招调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些刚出校门,对本地没有任何贡献的人可以非常容易就获得了入户指标,享受城市给他一一切福利,而那些为当地城市奉献了十几、二十几年的老打工者,却无缘取得当地户籍,无缘有资格去考取公务员,无缘享受当地福利,这种情亦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这种令人可笑和令人可悲的逆贡献的福利制度,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你对当地贡献越大,享受的福利也就越大,贡献越小福利越小,我国的公务员招考应从在本城市工作五年以上,并在各行各业作出较大贡献的人群中招考,而不应该在毕业生招考,只有这样,才有可利于政府正确了解各行各业基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实际情相适应的政策,而且通过这样的“贡献福利机制”的示范并效应,能极大地提高公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消除浮澡的社会风气,有利构造和谐社会。

六、 但当人口超出一定水平,城市的一切规划都将是无效的,甚至会导致城市的崩溃。楼兰古国教训是深刻,现在在我国各大城市出现的毒肉、毒米、水源不足、空气质量下降、水源污染、交通堵塞、治安恶劣、房价不断攀升等等一系列的城市病就是灾难的先召,如果我们城市人口总量再得不到有效控制,继续攀升,各种潜在的危机还在不断爆发引起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如由于族群聚居规模从量变到质变,必将引发大型、特大型黑社会群体泛滥从而引发族群对立和社会动荡等等。深圳出现的观兰黑的事件、西乡的高州大巴线路垄断事件、医闹事件等等都是族群聚居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萌芽,现在如不能得到正确处理,三五年之后必将引发重大的灾难事件),因此控制城市人口总量刻不容缓。这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mobile|The little black house|Shanghai WTO Net ( 沪ICP备10034107号-3 )

GMT+8, 2024-11-23 08: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