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随着王夫人与王熙凤的一问一答,“月钱”一词出现在我们面前。“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文本第三回)
每每读到这里特别感受到王熙凤的精明,与红楼梦细节之处的魅力。王夫人一向不管事,可偏偏却在这个时候和王熙凤提“月钱”之事,可知道月钱是大事,也负有深意。曹雪芹为后面王熙凤利用“月钱”放高利贷与悲剧的结局及贾家被抄都埋下了伏笔。(以后论述) 说“月钱”,据《汉语大辞典》解释,为:“按月支给的钱款”类似于今天的“工资”。 对于《红楼梦》中出现的“月钱”,大家为了便于理解,总是类比成当代的一些概念。比如:贾府给予丫鬟的“月钱”,就经常被人说成是“工资”。虽然,大家可以这样参照理解,但是绝不能划等号。那“月钱”到底是什么呢?
准确说其实是大户人家,给家庭成员、仆人发放的零用钱。又称为“月例”。和工资是有区别的,因为事实上,在贾府,不只做事的丫鬟有“月钱”,连不参与打理家务的小姐、公子,同样也有“月钱”。它的本质,是给予主子和仆人的零用钱。 由于原著中的丫鬟,无论是家生的,还是外头买来的,都没有人身自由。她们完全依附于贾府生活,她们也没有资格去跟主子谈“待遇”。虽然“月钱”按月发放、与等级高低有关。但本质上,并不适合类比为工资。毕竟,对于奴仆,服侍主子是没有选择的,无论有没有“月钱”,都只能服务于大家族。因此,总的来说,“月钱”更接近于“福利”而不是“工资”。 红楼梦中主子和仆人之间的关系体现是清代社会现实。当时《红楼梦》里的曹家在清朝的社会上已经属于上等家庭了,吃、穿、用住都是上游水平。所以,大观园里面丫鬟的“月钱”也就代表了当时丫鬟这一社会阶层的高水准了。在贾家其吃、穿、用、住等等均是“官中的”,所以贾府的一些丫鬟,为何死都不愿意离开贾家。 在清朝有史料记载的关于丫鬟工资也是有迹可循的,主流研究还是以《红楼梦》里面的丫鬟为准。
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和五十五回中,又分别提及贾府主子辈的月钱。综合分析,按照定例大约有以下等级 : 一级别:老太太、太太,如: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二十两; 二级别:少奶奶,如:李纨、王熙凤,十两; 三级别:公子、小姐及姨娘,如:宝玉、黛玉、三春、贾环、贾兰及赵姨娘、周姨娘等,二两; 四级别:一等大丫鬟,如:鸳鸯、袭人、金钏等,一两; 五级别:二等丫鬟,如晴雯、紫鹃、司棋等,一吊钱; 六级别:三等小丫鬟,如小红、佳惠、坠儿等,五百钱。 然而,有定例就有破例,典型的是李纨和袭人。
李纨本为十两的月钱,因“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可知,实际上李纨月钱为每月二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 而袭人,原为伺候贾母的一等大丫鬟,后赐与宝玉。因王夫人有意抬举她做姨娘,便从了第三级别的月钱,为每月二两。这还不够,王夫人又把理应服侍姨娘的丫鬟的月钱折合现银,另加了一吊钱。所以,实际上袭人的月钱为每月二两银子一吊钱。 层级递降的月钱,折射出一个呈现阶层分化的家奴群体,家奴们不光能拿月钱,伙食待遇也不差,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包吃包住待遇从优”。 除了按时付月钱、包吃包住,家主还要负责家奴们的婚嫁丧娶等人生大事,这是一种封建家长式的包揽负责制,类似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奴其实也属于整个家庭的一份子,只是身份地位比较低而已。 贾宝玉出家后,王夫人为了宝玉房里大丫鬟袭人的去留可谓是大费思量,书中写到:“(王夫人)又想到袭人身上:‘若说别的丫头呢,没有什么难处的。大的配了出去,小的伏侍二奶奶就是了。独有袭人,可怎么处呢?’此时人多也不好说,且等晚上和薛姨妈商量。” 袭人后来嫁给了蒋玉菡,由一个奴婢变成一家之主妇,蒋家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却也是个殷实之家,家里也养了些丫头仆妇,袭人嫁进蒋家,是为正妻,这也就意味着,她从此就脱离了奴籍,完成了由家奴向主妇的身份转变。 奴终究是奴,赖嫲嫲地位再高,也只是个奴才,她的命运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始终都是掌握在主人手中,遇上贾家这样慈善之家,本应世代为奴的家生子赖尚荣才有机会跳离奴籍,飞上枝头变凤凰。 但整个贾府,又有几个赖嫲嫲、袭人和平儿呢,在结局万艳同悲的《红楼梦》里,更能代表奴婢命运的,其实是投井的金钏儿、病亡的晴雯、殉情的司棋和殉主的鸳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