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机自去年夏季至今愈演愈烈,欧美各大银行命运迥异。雷曼兄弟轰然倒地,富通、苏格兰皇家等陷入困境,摩根士丹利、瑞银、花旗实力大大削弱。然而也有银行凭借经营稳健、资金充裕碰到了千载难逢的扩张机会,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巴黎银行以较小的代价壮大起来。不论哪类,这些银行巨头们在华的分支机构都在或多或少的受其母公司的影响,间接的将部分国际因素传到到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对此必须予以必要的重视。
海外阴霾笼罩在华外资银行
近期,据业内人士透露,境内外资银行在资金流动性方面面临紧张局面。由于担心遭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资银行近期已不愿向在华外资银行提供拆借,外资银行同业拆借基本停止。为了在新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保证现金储备,部分在华外资银行已经被迫通过出售中国国债等手段剥离资产,暂时收缩其资产负债状况。
但据中国银监会在网站上发布的公告显示:目前在华外资银行基本面健康,资产质量良好,拨备充足,流动性充足,资本充足。而且在华外资银行各项指标均高于监管要求,不良贷款率平均为0.52%,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6.9%。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林志民对此声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萎靡,投资减少,所以东亚银行在境内的网点布局等扩张会放慢一些脚步。同时,银行收益的增长相对于前两年也会有所放缓,但是金融危机对东亚银行的总体影响并不大。”与此同时,恒生银行、花旗集团相关负责人也纷纷表示,银行业务运营正常,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展除了网点布局方面会有所放缓之外,金融危机对银行影响不大。
而对于中国经济的一致看好的态度,更加坚定了在华外资银行继续按照原定计划布局内地的决心。渣打集团行政总裁冼博德表示:“尽管目前金融市场波动,但是渣打银行发展稳健。在财务表现与战略推进两方面取得了佳绩,2008年上半年,集团在华运营收入增长24%至3.06亿美元。现在全球经济以亚洲为主,而亚洲经济看中国,我们对在中国的发展还是相当乐观的。渣打在华的扩张步伐仍将持续,按照原定步伐向中国的二线城市推进。”
冷静看待在华外资银行
从中国银行业的宏观层面上看,截至2007年10月底,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95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了230家分行和79家支行;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1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了241家代表处。外资银行业务品种和经营规模,截至2006年12月底,外资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超过100种,11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例为1.8%。可以看出,在华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银行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还不是很高,即便国际金融市场再发生大的变故也不足以影响到中国金融的全局。
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管理条例,目前获准经营零售金融业务的中国境内外资法人银行,与其海外母行和境内保留分行间均建有防火墙,并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即使海外母行倒闭,境外债权人也仅能追偿银行的资本金,内地客户的存款依然是安全的。
由于金融自由化与并购活动,外国银行不仅通过在华设立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还通过参股投资中资商业银行等多个金融实体进入我国多个金融领域,谋求在华战略发展。部分人士担心,一旦海外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重,外资银行被迫出售其在资产和股份套现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多数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因素预计也不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太大的冲击,凭借充足的资金拨备,国内银行业肯定会化解这样的潜在风险。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就充满信心的表示,今天的北京银行已经具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然,监管部门还将对外资银行承担母行在华多个投资实体的协调职责应予以高度关注。首先,要督促外资银行建立健全与母行在华投资参股的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的防火墙。其次,对授信和担保、资产转让、应收应付、服务收费以及代理交易等形式的内部交易进行严格监管。再次,关注由内部交易产生的监管套利,以及对改制银行稳健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与证券、保险等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不断提高外资银行经营跨业产品的风险监管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