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WTO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41|回复: 0

房地产的销售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2 0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窦化仑
  2007年11月,在新加坡参观保障住房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感慨万分:“老百姓总告诉我,不要忘记房价。”2008年“两会”开幕前,中国房地产龙头万科董事长王石发布“拐点论”,万科旗下部分项目以折扣方式率先降低售价。随后全国各地均出现一些房地产项目低价倾销的现象。笔者有位就职于一家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的朋友私下透露,他们最近一些面临开盘的项目也可能要调低售价。因为国家的货币从紧政策效应,所在企业需要快速回款,避免资金链断裂。

  把这几件事联系到一起,我们可以肯定: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实际调控已经扼住房地产企业的脖子,而追求高房价所需要的资金链等条件正在被逐步剥夺,企业想存活下来就必须如其他行业一样,通过营销竞争赚取合理利润。

  从2003年就被媒体呼唤的“房地产的冬天”也许即将到来,在这个既是行业没顶之灾,又是企业崛起的机遇面前,营销层面上的中国房地产企业下一步该如何落棋?不妨看看下边两个老总的感言。

  美国投资界叫他“Mr.Duan”,自称是“独立投资者“的段永平在很久之前说过一句话”我看人家国外大企业做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好卖,然后我再做,这样成功的几率大得多“。后来他打造出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知名品牌。

  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玉柱曾经说:”西方国家保健品的今天,就是我们国家保健品的明天“。于是保健品业内先后出现三任霸主:脑黄金、脑白金和黄金搭档。

  两个不同行业的老总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叹,这不是巧合,而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策略,这种类似于抄袭、模仿、借鉴,却又有本质区别,跟进战略核心思想就是借鉴别人的先进产品,拿来为我所用。

  对于企业来说,跟进战略是在残酷商战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其迅速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对于四面楚歌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把握跟进战略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超越竞争对手。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源自鲁迅先生的文章,所谓拿来主义就是指有选择地吸取精华。拿来主义需要的是人在理解拿来之物时进行再创造。正像鲁迅先生所说:“拿来,有占有,也有挑选。”不可能因为一些旧仇,而将所有的东西全盘否认,但是如果一成不变地抄袭,就很可能贻笑大方。

  作为房地产来说,房地产产品是非流动性产品,属于固定资产范畴,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所具有的流动性,正是这一特殊属性加大了房地产产品间区域、时间、消费者接受度的差别性,更加适合房地产企业拿来主义的运用。

  中国的营销从地域角度来说是一个“东学西渐”的现象,例如曾经的传销,从西方传播至港台地区,在中国沿海城市兴盛,随后在中西部地区形成燎原之势,在国家大力围剿的今天,在西部一些地区依然可以看到传销的影子。

  一般而言,西方先进的经营思想、营销手段等都是先从海外传播到东部沿海城市,然后再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辐射,这就是传播的时间差异性。在房地产行业,东部的房地产企业可以用得天独厚的便利去借鉴香港和国外的开发、规划、设计、营销等方面的经验,而中西部则可以借鉴东部的先进经验。在不需要投入太多人力、物力成本去研究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就可轻易地复制一些成功的产品,从而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与该区域内的同类产品进行区隔,拉开层次。

  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模仿先进地区的产品时不能一成不变,把别人的营销、规划,甚至有几棵树、几株草都一样照抄,那很可能是南橘北枳。正面的例子如西安豪盛地产的豪盛SOHO模仿潘石屹建外SOHO的风格精髓和顾客定位,在西安获得极大成功,从寂寂无名一跃而名满长安。而当地的另一家企业老总则照搬深圳万科城项目,结果重金买回来的南方植物和超大面积的人工湖因为北方的养护成本而放弃,不伦不类的项目根本不被当地消费者所接受。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拿来主义是需要我们去有选择地加以改造,才能适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与此同时,因为房地产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需要对区域消费的流行趋势加以研究,适时改进,以便在产品销售时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喜好。落后虽然不好,但过度的超前也可能不是先进,而是先烈。

  此外,对于房地产行业危机的应对,中国企业也需要提前学习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以减少无谓的损失,正如《晋书》所说:”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

  跟随领头雁

  在商业地产刚刚兴盛起来时,许多兴建大型商场的公司对大连万达的“订单式地产“产生的部分租户的退租风波诟病不已,媒体也加以冷嘲热讽。但现在看来,大连万达“订单式地产”的先招商后开发思维仍然是非常先进的,在经营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中,运营较好的就是万达的项目,没有产生烂尾楼或者招商不足的情况。

  十多年前,万科选择在城乡结合部建房子,当年,城乡结合部的土地没有人去拉关系、走后门,开发商们忙于明里暗里地争夺市区里的繁华地段,但就是在被别人遗弃的地段,万科建立起了强大的品牌,成为国内地产界的大佬,而那些争夺了好地段的开发商现在销声匿迹的占了多数。

  这两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适时跟进市场上的行业先锋,去模仿他们的思维,是可行的、完全有必要的,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走在别人的前列,但前提是要有所创新。

  在国内房地产市场遭遇冷冬时期,房地产企业更要紧盯市场,以便尽早占据区域市场的高地,而不至于被彻底淘汰出局。

  2008年,万科掀起的降价运动就值得行业内深思。第一,目前开发商和消费者的矛盾闹得轰轰烈烈,开发商俨然已经是消费者心中的魔鬼化身,万科借此举可使自己在消费者心中得到良好的印象,与大众谴责的暴利商人划清界线,为以后的经营埋下伏笔;第二,以领头羊的身份来规范市场,清洗那些现在或者未来的竞争对手,为自己一家独大埋下伏笔;第三,快速回笼资金,缓解因规模和资金成本压力而紧张的资金链;第四,媒体自发的报道可节省巨额的广告推广费用,并提升品牌效应。

  综合算下来,其实万科降价到底是不是在赔本,还很难说。仅列出以上四条,我想就足以说明万科的算盘很到位。房地产企业如果学学万科,平稳地度过市场低迷,甚至获取不菲的利润,并非无稽之谈。

  冯仑曾在2003年就提出:“学先进 傍大款 走正道”,但在当年却很少有人猜到冯仑这话背后的隐忧和认识,当现在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为资金链发愁时,万通却显得悠然自得。

  中国房地产中的“万字号”三驾马车的成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当然,跟随这些先进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市场的先锋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那么就无法逃脱损失,但是作为跟随者,其所具有的随时改变策略和方向的优势就可以展现出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在先进者被市场突然变化的风险所吞噬时,跟随者可以迅速掉头,这样损失也会减少到最小。

  会跟进,学得来,只有把握跟进战略的精髓,房地产企业才能在目前“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占优的情况下得以发展壮大,这也正是商业界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内在规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mobile|The little black house|Shanghai WTO Net ( 沪ICP备10034107号-3 )

GMT+8, 2025-1-22 1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