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WTO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2|回复: 0

通胀隐形化难以持续--简评4月份经济数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7 23: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未来CPI仍将高位运行

  随着4 月份经济数据的相继公布,对于通胀的讨论再次升温。4 月CPI指数虽然仍处高位,但较上月已有下移, 而随着季节转换与供给增加,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动力将有所减缓。另外,去年基数相对较高,所以综合判断, 二季度CPI 数据会较一季度下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胀水平在下降。 原因有三,一是CPI反映的是一个相对值,而无法反应物价增长的绝对值; 二是CPI 包含的范围较窄,无法反映资本品(如房地产价格)与中间品的价格,因此无法反应经济的实际变化情况; 三是CPI反映的是显性通胀,由于国内对油电等价格的控制,使通胀隐形化了。 但这种控制是难以持续的,价格迟早会反应其供求状况。

  因此, 单纯从CPI 判断目前通胀形势有失偏颇。 作为CPI 的先行指标,PPI 的走势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我国PPI从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升,4 月同比上涨 8.1%,从这个角度看, 未来CPI 数据可能会继续高位运行。

  货币供应过多是通胀惟一因素

  对本轮通胀的原因, 各方都有不同看法,如货币型、成本推动、输入型、结构型等。笔者认为,货币供给过多是导致物价上涨转变为通胀的惟一因素。

  首先, 结构性通胀的说法不符常理。 通胀本身指的就是价格持续而全面的上涨,部分价格的上涨不能称为通胀。 理论上讲,食品价格的上涨,将使居民增大这方面的消费,从而减少别的消费,从而对别的商品价格产生下行压力。 但是,由于央行未能及时提高利率,负利率的持续已使通胀预期形成,已经显现出来。

  其次, 输入型通胀缺乏经验证据,不符合事实。 一方面我国经济近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对资源和其他初级产品的需求占国际市场总需求的比重很高,因此,可以说是我国的需求对国际产品价格产生上行压力。

  再次,成本推动型通胀的误读。理论上讲,成本推动的通胀膨胀主要关注的是经济中垄断力量的因素引起的成本上涨导致的价格上涨,如工会力量强大导致工资价格轮番上涨,或垄断力量为获得超额垄断利润而提高价格导致的通胀。 目前这两条在国内尚不明显。 近年来,国内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主要体现在资源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劳动生产率上升导致的工资上涨。 资源价格上涨除了需求猛增外,腐败成本增加也是重要因素;新《劳动法》虽已经开始实施,但对工资上涨的压力还未充分体现。

  可见, 上述几种解释都是缺乏服力的。 国内近年通胀的货币因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为维币值基本稳定而进行的货币对冲致基础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二高速增长的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上倒逼了货币供给,而经济环境与币政策的不稳定导致货币流通速加快,也变相增加了货币供给。

  不加息的理由并不充分

  在这样的认识下, 笔者对于目理通胀的策略有如下看法。

  从干扰因素看, 为了应对食品上涨,政府加大了对粮食生产与应的调节。 而对石油电力等行业价格控制,短期内使通胀隐形化鉴于国际粮食石油等价格持续上这种措施并不可持续。

  从货币因素看, 今年以来央行重以数量型工具控制通胀,表现为备金率的频繁提高与央票的持续量发行。

  首先, 通过准备金率与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 今年几乎每月经济数据出台后央行都会例行提高准备金率,一方面可以回收由于汇率干预而投放的过剩流动性,另一方面减少商行的可贷资金,调控信贷投放的过度增长。

  其次,为什么不加息? 这可能缘行目前的多目标制。 央行在应胀风险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发失业与国际收支等多重目标。 而目标是相互矛盾的,一定程度上了利率工具的操作难度。

  具体而言, 央行主要由于以下三个原因而不加息,但这三个原因或许都不十分充分。

  一是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以逐步扭转经济的对外依赖度,有助于缓解升值与通胀压力。 但同时也会引起消费猛增,从而导致通胀恶化。 国内高储蓄率主要由于社保缺位,而不是利率诱人。 以扩大内需之名而纵容通胀不加息,显然不合理。

  二是扩大直接融资。 央行不加息似乎是为了鼓励资金入市, 犯了与上面同样的错误。 股市若能严刑峻法, 提高透明度, 构建 “三公市场”,资金对股市自然会有信心。 以负利率逼迫资金进入高风险的非公平市场,也是找错了方向。

  三是防止热钱流入。 热钱流主要因素在于对国内资产价格长预期,而利差与汇差的作用类保险套。 负利率本身不是吸引的主要因素,恰恰相反,负利率的资产价格泡沫才是吸引热钱要因素。 所以说,以防热钱的名维持负利率,无异于火上浇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mobile|The little black house|Shanghai WTO Net ( 沪ICP备10034107号-3 )

GMT+8, 2024-11-5 2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