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陈宝国
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中小企业撤资,把相对有限的资源让出来供我们更好地发展,岂不也是件好事?
去年广东省有244家外商投资企业撤离。同时有调查显示,在目前珠三角8万家港台企业中,有37.3%计划搬离。无独有偶,在北方目前已经有103家韩资企业无故撤离山东,外企的新动向引起了中国官方和普通百姓的关注。
外企为什么要撤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经统计研究过撤资企业类型和国别,撤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港台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中小企业。其中大部分是家电、服装、化工等加工制造企业,以来料加工型企业为最多,占59%,其中高耗能、高污染类型企业占35.6%。
外企撤资的根本原因是利润空间下降,主要体现在:
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企业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今年不仅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而且也强制性规定了职工应当享受的福利标准。由于在华外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厂,其新增成本可想而知。
随着今年开始实施的“两税合一”,废止了外资企业享受的优惠税率(平均为13%),而转为与内资企业一样的平均税率(30%左右),税收成本上升导致外企利润空间下降。同时,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7%下调到了13%,而且今年5月将会再次下调到5%,对于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企业来讲,出口退税的减少直接削减了其利润所得。
人民币升值导致成本提高。人民币2007年全年升幅6.9%,2008年预计升幅也已将超过3%。这样,许多外企不得不提前以产品涨价来进行对冲其出口损失,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受到抑制。
土地受到了宏观层面的硬性约束,工业用地由此受到了扼制,对于那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再生产所可能承受的前期投入大大增强。
同时,近几年,国内环保指标成为了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能耗外企而言,企业运行成本明显增加。
另外,也有一些外企恶意撤资,不愿意走正常程序,而是选择留下工厂设备,单身撤离。这就是所谓的“半夜逃逸”。韩联社报道称,在青岛附近的胶州,目前已有103家韩资企业采用这种方式撤离,这种现象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
外企撤资不是坏事
前几年,从国际产业转移性因素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高耗能、高消耗资源性产品转移到中国,相应加大了我国的资源消耗总量。随着大量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资源。中国资源不能永远世界共享。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环境风险,如果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力度不够,中国仍将出现普遍的环境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中小企业撤资,把相对有限的资源让出来供我们更好地发展,岂不也是件好事?
至于税收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粗放向集约性转化,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企业除了要安置就业之外,纳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占用着大量的资源,不向政府缴税,这样的企业留有什么用?
但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可能引致产业空心化,加大失业流量,因此,对于外资的撤离,应当掌握好其推进的节奏与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