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WTO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35|回复: 0

牛年股市的底已经不远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4 15: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已经到来。对于资本市场投资者而言,在历经了长达一年暴跌经历之后,对新年充满了期待。更何况在农历年份看来,2009年是牛年,投资者自然期望牛年能够带来资本市场的牛市行情。

  这样的心态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仍需要相对谨慎看待市场大势。股票市场的大趋势终究是被实体经济的状况所左右,这是基本的市场规律。以此来考察2009年,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市场必然是一波三折。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源头是美国,然而外部经济形势的悲观化并非是资本市场的全部。经验表明,资本市场往往会提前三个月到半年反映经济形势的内在变化,而市场预期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现实状况。二者辩证统一的前提就在于刺激增长的调控政策实施。其实,在既有强力保增长的政策基调下,投资者大可修正过度悲观的政策心理预期。事实上,央行一次性大幅调降108个基点的基准利率之后,有关于“保增长”的政策想象空间已经被彻底打开。目前市场各方憧憬的保增长政策涉及多个方面,诸如在财政领域中开放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投资领域中继续落实数万亿规模的投资项目;收入政策将进一步向公众实施财富分配倾斜;此外,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让百姓敢于去花钱等等。

  政策空间被打开当属是情有可原,因为此轮海外金融危机的严峻程度要远远超于十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调控政策想象空间的开启,固然无法改变经济周期运行的规律,但是能够明显缩短经济衰退的强度和时间。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就意味着封杀了市场继续非理性暴跌的空间。毕竟在历经全年60%以上跌幅后,资本市场仍然存在惯性下跌的心理预期,而强力的政策措施将会促使资本市场走出这一心理阴影。

  当然,对于股市投资而言,这样的积极政策变化仍然须透过市场机制作用才能够发挥出来。经济需要稳定,股市同样也需要稳定。在这样的基本政策基调下,针对资本市场稳定的制度性建设已经不宜再做任何的拖延。经济政策归于经济政策,市场逻辑还是归于市场逻辑。尽管前者能够实质性影响后者,但是基于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调控部门同样不能够放弃对于资本市场逻辑的尊重。

  所谓的市场逻辑其实简单异常,就是通过所谓的供求关系实现市场的稳定。在当下的A股市场,所谓的“供”主要在于限售股解禁减持的压力。而2009年这一规模将达到历年来最大,较之2008年增加了近四倍。市场能否承受这些筹码供给,关键就在于资金面,也就是需求方的规模与能力。市场信心的缺乏、赚钱效应的缺失,更加让场外资金不愿意入市,资金面自然难以乐观。问题的症结在于此,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其实谈及具体的解决方法也已经是老生常谈,主要包括平准基金、股指期货和国有股主动限售三项。遗憾的是,由于一些论者在理念上的无谓争议以及由此导致的政策拖延,更加负面影响了市场的趋势波动。

  “市场不知道底部何在,何况政府?”这是反对平准基金推出最重要的理由。然而“唯市场论者”根本无法解释为何宏观调控政策要大行其道。须知平准基金针对的是市场大势,而非个股,后者自然当归由市场决定,但是全盘大势历来都是调控政策的必然阵地。因此,设立平准基金以稳定市场大势自然是理所当然。对于股指期货,有论者认为,这是长期中性的制度,而在短期由于做空也可以赚钱反而会加剧市场下跌。这样的论断根本没有理解A股市场的现实资金逻辑。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关键在于主流机构投资者——基金不愿意做多。由此导致市场大势趋弱,而基金净值也不佳,最终让场外资金更加不愿意入市参与。一旦股指期货推出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制度优势就会随之凸显,这将会吸引资金借道基金投资而入市,从而大量增加市场资金供给,是为实质性利多作用。此外,针对国有企业解禁股采取进一步限制措施,由于国有股本就属于全民所有,理应承担更多的公共社会责任,因此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合法合规。

  2009年的投资市场序幕即将拉开。尽管市场依旧笼罩在悲观情绪之中,但市场机会往往也就是在悲观中酝酿产生,何况基本的经济政策向好已经毋庸置疑,股市相关政策则能够表现出更大的助推效果。长期价值投资者已经可以耐心去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了,毕竟就算底部还没有真正到来,但是无论如何,底已经不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mobile|The little black house|Shanghai WTO Net ( 沪ICP备10034107号-3 )

GMT+8, 2025-1-22 14: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