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今年六月以来,中央政府就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对所有救楼市的建议一直不予采信。现在看来,似乎有些承受不住了。这倒不是因为房地产协会和房地产商会一而再再二三的呼吁救救开发商,也不是个别部委的意见书,而是来自地方政府的巨大压力。
中国央地关系矛盾最大的地方就是财税分权的不合理,国税的大部都被中央政府拿走,地税的大部又是被冠之以土地财政的房地产业。先抛开地方官员的个人利益不说,单就是为了地方政府的正常运作,市长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土地流拍和楼市低迷。
现在的情况是,不管地方政府如何救市,只会加剧市场的观望状态,不可能增大成交,不能增大成交也就影响了开发商的囤地热情,开发商不买地地方政府的收入就直接受到影响。所以,中国社会最大的矛盾还是官僚政府和民众利益之间的矛盾,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效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但是这是需要时间的。
眼下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沉不住气了,一个接一个公然和中央政府相对抗,弄得中央政府很没面子,说中央政府默认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其实是对中央政府的羞辱。而另一方面,民众反对救市的呼声波澜壮阔,很多网站对此投票结果显示,最高的95%的网民反对,最低的也有80%网民反对。地方政府正在救市的官员已经备受指责,社会情绪一触即发。
在这种情况下,说中央政府将在下月出台救楼市的政策,我看没准。一是迄今为止,所有的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基本一边倒,是在“救”开发商,而不是为了释放真正的购房需求,因为要真正释放购房需求就是要督促开发商全面降价,游离于全面降价之外的所有救市措施都是徒劳,这也是我们现在看见的18个城市出台救市政策后,市场照常冷淡的主要原因。
二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宏观调控是中央政府作出的,主要是督促地方改善住宅的供应结构,用金融的手段抑制投机性需求,剔除楼市泡沫,确保金融安全。显然,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是得力的,方法是恰当的,效果是明显的。如果没有宏观调控,在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将很难幸免。所以,中央政府不解除宏观调控,地方政府的救市只是闹剧。
但是,我们仍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中央政府出手救楼市,并下令取消二手房贷新政和限贷令,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开发商开始囤地,地皮连番炒作,土地泡沫重新大面积衍生,各行各业开始炒地炒楼,实体经济转向荒芜;零首付开始泛滥,各种资本汇集到楼市上,房价在现在的基础上开始拉高,一年翻番只是小意思;随之而来,通货膨胀开始加剧,猪肉有可能突破60元一公斤,城市居民平均收入一个月只够买20公斤猪肉。
真正到了中央政府被迫取消宏观调控,其实也就是中国经济失控的开始。我们不仅要面对国际资本的疯狂掠夺,还要防止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中国的经济开始失衡,城乡差别加大,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最后是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很显然,我们不会相信这是中央政府愿意看见的,也不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
中国经济在不断高速增长后,已经在面临着陆。我们为了这么多年的高增长,放任了许多脱离实际的投资,放任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放任了通货膨胀的加剧,不错,我们是发展了,但凡事过犹不及,就像飞机在天上飞,总要着陆的,否则,能源耗尽就缺乏飞的动力,机毁人亡也就不可避免。美国的金融危机,其实就是美国经济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硬着陆。再高的价格,最后都要回归到应有的价值,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离上帝的惩罚也就不远了。
中央政府一直在努力寻求经济的软着陆。紧缩银根、调控楼市、建立社会保障住宅体系都是在致力于经济的软着路,以促进国富民强、社会和谐。当然,我们在努力实现软着陆的过程中,是允许出现反复的,出现正常的波动,但绝对不允许反向操作,政策上的反向操作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硬着陆。 |
|